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今天在同安家园演绎的爱心接力

发表于2013-12-23

生活中,有时真的是只要伸出一把手,真的就能够让人记住这件事,或许还是一辈子哦。

 

我们同安家园232单元的部分住户,1223日的今天,就与一期物业于主任等,一起办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。

 

下午4时许,我手提塑料垃圾袋,准备出门办点事情。刚拉开玻璃门,就见门的右边有一位满头白发的妇女,瘫坐在一角的地上,身体压住了一只脚,嘴角还流淌着涎。我们两人眼神对接的一瞬间,我似乎感觉到她那求救的眼神。

这时,本单元的一对母女(估计)准备进单元门的面生的住户,正在老远观望。我估计她们想帮忙又不便于出手相助。她们俩见我急忙扔掉垃圾袋,也壮胆凑了过来。

我急切地问“您这是怎么了?哪里不舒服?”妇女说不出结果。我问,要不告诉我家人的电话,或者我打120,或者我给物业打电话,让物业来处理等。她都不接受。

我问:这样瘫坐压住脚也不是个事啊,脚还有没有劲?要不,我拿来个凳子,你坐在上面会舒服些。

看到她同意,还说脚有力气,我赶紧从家里先拿来了一个圆凳子。我抱住了妇女,感到好重,原来她根本就没有一丁点力气来配合。在年轻的女街坊的帮忙下,妇女坐在了圆凳子上。我一松手,她的身体就往一边歪,我只得站在在旁边用力扶住。

看到这样,我说:恐怕您超过140斤了吧,妇女回应:有。

我再拿来了一个方的有靠背的椅子,在年老的街坊的指挥下,我们2人齐心协力将妇女换到了新的凳子上。

 

闲谈中得知:她住在9栋,也是小高层。上午过来23栋,是为儿子的同事(四楼无人住)帮忙,开窗通风,刚才就是来关窗户的。

该妇女昨天都是骑自行车来的,今天是走来的,哪里晓得刚刚拿出门卡,就歪在了一旁。

我继续问:您是否有高血压、心脏病?得到否定的答复后,我估计恐怕是偏瘫或者中风。

 

这也不行,那也不行,如何是好?正好我看见2位很像穿物业制服的人经过。我赶紧叫她们过来。

果然是一期物业的于主任(下图左)。看到她们热心快肠地忙前忙后,我的心缓了下来。我也有时间去拿数码相机。


 

于主任推掉了其它事情,又打电话叫人送来了热气腾腾的白开水(尽管在七嘴八舌的建议下,还是没有给妇女喝)。共有4位物业员工在现场,其中的一位像女儿一样一直在一旁,不断地用自带的餐巾纸擦拭口角流出的口水我看用了2小包。


 

最好的办法是先联系妇女的家人。我的建议得到了采纳,于主任马上联系上了。

我的同单元的老黄回来,见到此妇女是比较相熟的人,急忙拿过于主任的手机,建议她的儿子(小黄、下图戴眼镜者)先打的士回来,同时叫救护车来。


 

等待期间,我才知道,妇女58岁,50岁就退休了,老伴59岁还在上班,同住的儿子在武汉图书馆附近工作1982年出生。她小时候得过“小儿麻痹症”,右腿不便。

哦,难怪。9栋与23栋没有多远,前面她说过昨天是骑自行车过来的。

 

但眼前的她,症状是打嗝、留口水、似乎嘴巴还有点歪,眼睛里似乎饱含泪水(没有流出)。但左腿左手根本就没有知觉,倒是神志清醒,听力敏锐,可以交谈。我们要她动一下左边的,她却动的是右手,五指捏拢伸开

我的街坊老黄向我讲,小时候上“实验学校”,对这位妇女的当年有印象。同在小区里,以前她先认出了老黄。老黄压低声音对我们说:其实我连她姓什么都不知道。

妇女说:我姓王。但发音却让多数人听起来是“汪”,或许这就是“轻度中风”会导致发音不准吧。

 

救护车来了,医护人员用担架将她抬去。王大姐临上担架前,还特意对我说“谢谢”(已经说过多次了)。举手之劳,谢个么事哦。


 

不过,我今天也学习了一些医护知识。原来对于“中风”的病人,是禁止随意搬动的。好在谨慎的我,是在2位街坊的见证下,经过王大姐的同意才让她坐在椅子上的。

 

我们都祝福王大姐的病情,无碍身体,早日康复!

 

 

哦,对了,再扯淡一会儿。前几天(1219日)物业(或者)建筑方请的施工队,在本单元(2单元)门前铺设地砖,我见大工师傅用瓦刀砍砖不整齐,又见一旁有他们带的切割机,就放下一根电线,提供电源,让他们用切割机来切割地砖。不一会儿功夫,他们自己就从3单元那个方向,弄来了电源,每块砖切割得整整齐齐,看着都舒服。

       只要我这样的住户,拿出一点点真情实意,就会感动上帝的吧。呵呵呵。

 

图为原先铺设的用瓦刀砍的不整齐的2块地砖等。尽管后来并没有更换,但后来的上十块地砖都是用切割机切割的,铺设下去,整齐划一啊。

 


 


 

 

发表于2013-12-23

今天下午,我们2单元里,回来的街坊都对中风病人王大姐表示严重关切。其实王大姐也是热心快肠的人,为儿子小黄的同事(罗侃402户主、我从电费通知单上知道的)经常通风,就是一个证明。好人一声平安!

2位协助我的街坊新面孔,物业来后,悄悄离去。还有早先住进的老面孔,3楼的老金、老潘,5楼的老黄,11楼的64岁的会计大姐。越是老面孔,越是热心快肠。还有一些好多不知道的新面孔。

人是有多面性的,但相住在一起是个缘分,人之间即使是陌生的,在有需要的时候,举手之劳地帮上一把吧……

 

发表于2013-12-24

中午外出遇到11楼的64岁的会计大姐,她问:昨天的病人后来怎么样了?我们只有祝愿她早日康复!

现在我的2个胳膊都有点疼,是昨天用的力量太猛了。毕竟我也是五十多的“小”老头了。

发表于2013-12-25

赞一个! 好人一生平安!

发表于2013-12-25

楼主真善良啊!都被感动了!希望上能多一些像楼主这样的人!

发表于2013-12-30
我本善良201,您好!您所发的帖子“今天在同安家园演绎的爱心接力”已被设置为固顶帖,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。
发表于2013-12-30
我本善良201,您好!您所发的帖子“今天在同安家园演绎的爱心接力”已被设置为精华帖,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。
发表于2014-01-15

“扶不扶老人”终究是良知问题

长江日报2014年1月13日第三版长江评论

 

□ 本报评论员 李杏

  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,再次以一个极端案例,成为中国人不得不面对的巨大道德难题。

  广东省河源市东源县漳溪乡村民吴伟青自杀了,之前几天,他陷入痛苦:他坚持自己扶起了一位摔倒的老人,老人和家属坚持他是肇事者。有关报道称,他用自杀以证清白。

  网上充满了对老人及其家属的指责,相当多的人甚至认为去扶摔倒老人就是自跳火坑。这是容易理解的。揆情度理,一个人以自杀证明没有说谎,足以证明他的委屈。何况还有报道指出,老人在一些场合承认是自己摔倒的,诬陷吴伟青是“实在没钱看病”。

  情理推断并不能成为结论,河源警方等相关方面据称已在全面调查,我们希望在这一具体事件上能辨明是非,偿还公道。但我们并不认为依靠警察、法律和养老制度完善等热点讨论,会是这一道德难题的最终解决之道。

  无论事情引起怎样的关注,老人摔倒还是被撞倒,都是小事常事,类似的小纠纷每天都在不断出现,我们不能指望警方等机构能监控到社会各个角落,并能运用侦查技术手段弄清每起小纠纷的是非曲直。那是社会付不起的警力成本,也是需要警惕的过度监控问题。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也有人说必须要让讹诈者付出法律代价。这主意看起来不错,但前提是弄清是非。有老人会诬陷帮助他的人,也可能有撞人者反诬老人讹诈。从已有的几起法律判决来看,事实取证非常艰难,倒常常是“葫芦僧判葫芦案”,反令社会道德更加不知所从。况且,此类事件的讹诈入刑,量刑标准是什么,以此推理,说谎者都得进班房,岂不成了苛刑峻法的社会。

  还有人抓住“实在没钱看病”这句话,认为有完善的养老保障,这个难题就解决了。这是“穷人更容易不道德”的逻辑,与高薪能防止腐败一样,根本站不住脚。

  看到老人摔倒,打电话让警察来扶,被认为是一条国际经验和当下最理智的做法。我们不知道哪个国家会是这样的场景:看到老人瘫伏街头,人们纷纷掏出电话,而不是俯身伸手。连这样细小的善行都需要国家承担,人与人之间还有善良情感可言吗,我们还能奢谈文明社会吗?

  法律和制度都是社会不可缺少的,但它们不能包治百病,法律和制度的前提是道德良知,我们不能想像一个连老人摔倒都不敢扶、一个许多人对说谎无所顾忌无所羞耻的社会,能建起一套完善的法律和制度体系。

  老人摔倒要不要扶,实在是个让人羞愧的道德选择题,然而它的确成了我们的现实难题。我们不能靠个案正义的恢复、无奈的理智去解决它,虽然这些在短时期内都有用。终究还是要回到良知建设上,为什么轻易就可以选择逾越道德底线,为什么构陷他人获取利益没有良心不安,反而被许多人视为当然之道?我们什么时候丢失了一些基本的道德良知?

  道德良知建设不能建立一个没有说谎者的乌托邦,但会让许多人心中有坚守,有耻感,会让诚实善良、扶助他人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气,也会让“扶不扶老人”这样可笑可悲的命题出现得越来越少。


-- 长江评论 --

 

 

发表于2015-06-02

邻里之间,互相关心,互相帮助,创建文明社区。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