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2|3|上一页
/3页

主题:农村房屋质量不能再“不堪一震”,这究竟是怎样个情况!!??

发表于2013-06-07

房子是农民一生的资产,关系一家老小的生存,在农村,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,国家有必要对农房质量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督。


《人民日报》报道,国家救援队队员、中国地震局现场评估贾群林在参与多日地震救援后表示,从这几天救援情况看,灾区农村房屋损毁达90%左右。他发现,一些民众在山坡地回填的地方盖房,许多人愿花5000元去贴外墙瓷砖,却不愿花5000元给承重墙埋几根钢筋。

 

发表于2013-06-07

此前媒体也报道,芦山居民任攀霞,4年前盖了栋楼房,建房和装修总共花了30万,当初为省几千元,建房时省掉两根主梁,结果房子在地震中几近坍塌。宝兴居民李华美,自家四层楼房墙体开裂,完全不能住,李华美感叹:“房子装修花了17万元,早知道地震震成这样,还不如在地基上多花1万块。”


和汶川地震一样,这次芦山地震暴露出农村房屋质量的脆弱,令人惊心。对于农村房屋抗震性差,此前有观点认为,这个问题是因为农民没有足够的钱造质量好的房子,但现在看来,事实并非都如此,农民盖房问题上的误区是不容忽视的因素。

 

发表于2013-06-07

应当说,随着农民收入提高,农民建房的经济实力近些年大有提高,加之农村往往把建房当成一生的大事,为把房子盖好,大举借债也在所不惜,因此,由于缺钱而不愿在房屋质量上,此一现象越来越少。


许多农民不是不愿盖更抗震的房子,而是他们根本不知道怎么盖。农民的知识水平有限,对于建房多是外行,而农村的建房施工队水平参差不一,其中大多工匠是未受过专业训练的“土”师傅,基本凭经验盖房子,多数农房属于无设计、无图纸、无施工监督的“三无建筑”。如此一来,农民耗费毕生积蓄建起的房子,却可能是自己最脆弱的资产。

 

发表于2013-06-07

农村房屋质量“不堪一震”,这一悲剧不应该再继续下去。房子是农民一生的资产,关系一家老小的生存,在农村,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情了,国家有必要对农房质量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督。


例如,农房质量安全,关键在工匠,是否考虑采取由国家买单,对于建房工匠进行专业培训。与此同时,还可以将这些工匠联合起来,建立行业协会,展开农村建筑质量的行业监督。

 

例如,可编制、大量印发农村房屋设计的各种模板图,供农民选择参考。还可通过电视公益广告、免费小册子等方式,将一些地震中暴露出的农房质量反面案例,在农村扩散传播,让农民学会把钱花在刀刃上。


例如,2009年,安排40亿元资金开展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,这样的举措当尽快推广,对于农村存量房屋,应展开全国性普查,对抗震性较差的农房,由国家和农民共同出资,进行改造加固或翻建。


农村房屋质量“不堪一震”,是从汶川到芦山,加剧人员伤亡的一大根源,说其是中国抗震减灾的最大短板,毫不为过。因此,建议政府公共服务将保障农房质量作为重中之重,彻底终结农村建房的混乱无序。

 

发表于2013-06-08

城市里的房屋质量都不行,跟不上。何况农村的房子了啊

发表于2013-06-08

国家有必要对农房质量安全进行指导和监督

发表于2013-06-08
引用:我是火熊猫 在2013-06-08 16:22:06写道:原帖
城市里的房屋质量都不行,跟不上。何况农村的房子了啊
 

  新人驾到 烦请关注一下

 

发表于2013-06-14

没钱啊

发表于2013-06-14

都上人民日报了,

发表于2013-06-21

武汉本就是个大农村

上一页|1|2|3|上一页
/3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