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黄陂区强力推进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

发表于2013-09-09

黄陂区抢抓机遇勇于担当


锻造二十一世纪文化精品工程


盘龙城遗址是20世纪中国100项考古重大发现之一。保护与开发建设盘龙城遗址,是延续历史文脉、保护武汉之根、提升城市品位、促使文化发展繁荣的重要举措。近年来,黄陂区按照省、市部署,强力推进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前期工作,为盘龙城遗址核心区文物本体保护展示工程于今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


发表于2013-09-09

主动担当,积极推进。黄陂区历来重视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工作,划定6.55平方公里保护范围,累计投入10余亿元,先后完成了遗址周边的盘龙大桥、盘龙大道、巨龙大道、给排水、电力、通讯等基础设施。2012年,武汉市启动了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工作,将遗址博物馆、遗址公园及配套工程建设的责任主体明确划转为黄陂区。黄陂区高度重视,区委常委会、区政府常务会专门进行了研究。成立了书记、区长任组长的盘龙城遗址公园建设领导小组,组建了工作专班,强力推进各项工作。

 

发表于2013-09-09

多方衔接,主动汇报。黄陂区委区政府等领导先后多次赴国家文物局、省文化厅和市直有关部门,主动汇报工作,争取了领导重视和支持。省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领导先后到盘龙城遗址现场调研。市政府多次召开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工作推进会。盘龙城遗址保护建设和区博物馆建设2项被列入《国家十二五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规划》,全省仅50处,黄陂项目位于首位。盘龙城遗址保护及保护设施建设列入2013年拉动内需项目,拟计划0.6亿元。市政府支持1亿元启动资金。正在争取将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作为2015年第十届园博会主会场之一。

 

发表于2013-09-09

科学规划,高标设计。黄陂区全程参与《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概念方案》编制工作,主动提供相关数据及编制意见,与设计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院设计人员进行细致沟通。经过前后8次征求意见修改完善,现已完成了概念方案规划编制工作,正在报国家文物局审批。聘请中国旅游设计院编制完成了《盘龙城遗址文化旅游开发总体策划》初稿,对遗址公园建设项目进行系统分析定位、策划包装和效益预测。编制完成了《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》、《盘龙城遗址核心区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方案》等规划方案。

发表于2013-09-09

把握重点,有序拆迁。完成了6.55平方公里保护范围内2个村、13个自然湾的土地、拆迁安置、基础配套等的调查摸底工作。划定了核心区红线范围,建立了核心区征地拆迁台账,编制了核心区一户一表拆迁文本。启动了核心区征地拆迁工作,现已基本完成了核心区征地拆迁工作。完成了博物馆区域650亩范围内征地拆迁数据核查统计工作。

 

发表于2013-09-09

创新思路,筹集资金。编制了《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资金平衡方案草案》和《遗址核心区本体保护工程和博物馆建设工程资金平衡方案草案》,预测公园建设资金296492万元,核心区本体保护工程和博物馆建设73805.98万元。已筹集资金12500万元,拟争取国家文物补助经费20000万元,剩余资金拟通过土地置换和招商引进合作伙伴建设。黄陂区先后与中房、绿地、省圈投、市联兴投、华夏幸福基业、保利集团和央企俱乐部等多家企业就合作有关问题进行了磋商,力争尽快引入社会资本参与遗址公园建设。


宣传造势,营造氛围。成立盘龙文化研究,召开盘龙城研讨会,创办季刊《盘龙城报》,出版《盘龙城出土文物图集》、《盘龙城文集》等书籍,拍摄大量盘龙城影像资料,营造出良好的社会氛围。制定了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宣传推介方案,拟加强报刊、电台、网站等主流媒体的宣传和招商宣传片、宣传册的宣传。

 

发表于2013-09-09

2013年是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关键之年。为实现在“十二五”末建成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目标,黄陂区将按照工作要求,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:


(一)同市规划局一起编制好《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性详细规划》和《盘龙城遗址博物馆设计方案及建设性详细方案》。


(二)市文化局、市地产集团做好核心区本体保护展示工程建设的相关协调工作。


(三)完成核心区征地拆迁收尾工作,启动博物馆区域的征地拆迁工作。


(四)加强遗址公园建设资金筹措工作,一方面尽快选定打包地块,一方面开展遗址公园招商引资工作。

 

发表于2013-09-09

政府及部门高度重视。国家文物局前任局长单霁翔、现任局长励小捷等多次现场调研视察盘龙城遗址公园建设工作。省市文物主管部门主动争取国家政策资金支持。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写进了武汉市党代会和政府工作报告。2012年3月武汉市政府调整成立了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领导小组,制定了《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工作方案》,提出于“十二五”期末建成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。


项目区位明显。黄陂与武汉城区七桥相连,座拥武汉天河国际机场、京九、京广铁路、武汉北编组站、318国道、长江水道等重要交通枢纽。盘龙城遗址位于黄陂区南大门,与武汉城区一河之隔,西南距汉口火车站5公里,东南距武汉高铁站9公里,北距天河国际机场4公里,东距阳逻深水港18公里。高铁2小时到合肥、长沙,3小时到南京,4小时到上海、广州、杭州,动车10小时到北京等全国大中城市,民航幅射50多个国家和地区重要城市。盘龙城遗址所在区域已融入大武汉经济繁荣圈,东邻汉口北商贸物流区,北接被列入省、市级发展战略的武汉临空经济发展区,具有发展文化商贸旅游的明显区位。

 

发表于2013-09-09

保护武汉城市之根


延续武汉历史文脉


盘龙城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商代早期城市遗址,将武汉城邑文明上溯到3500多年前,被称为武汉城市之根,是黄陂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。盘龙城遗址保护工作得到了黄陂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,将其与汉唐木兰文化、北宋二程理学文化并称为三张靓丽的文化名片,进行重点保护与弘扬。成立了以盘龙城命名的经济开发区,划定了6.55平方公里保护范围进行重点保护,还在周边划出近10平方公里环境协调区进行控制性保护。按照《盘龙城遗址文物保护总体规划》的要求,控制遗址核心区和一般保护区内的一切建设,严格遗址建设控制地带及周边环境协调区内建设项目的审批。成立遗址安保工作队,10名安保队员24小时进行巡逻,保护遗址安全,杜绝违建行为,确保了遗址的完整性和历史风貌的原生性。累计投入10余亿元,先后完成了遗址周边的盘龙大桥、盘龙大道、巨龙大道、给排水、电力、通讯等基础设施。


2012年武汉市委市政府正式启动了盘龙城遗址保护与开发建设工作,黄陂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,多次在大会上指出,要从传承盘龙文化,延续文明血脉的高度来认识盘龙城遗址保护开发的重要性,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,紧迫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千载难逢的机遇感,切实做好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。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要跳出保护而保护的狭义理念,要在充分保护的前提下,努力追求保护文物、弘扬文化、促进发展和改善民生四者的完美结合,将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成世纪文化精品工程,助推黄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,实现文化大区向文化强区跨越。

 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