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

主题:我的购房故事:未入住,先神往

发表于2013-08-14

70年代(中)出生的大部分人,是比较悲慛的,出生时,赶上计划生育,上大学,赶上并轨,学费贵且不说,还不包分配。好不容易自找单位吧,还赶上了取消福利分房。现在住的房子,是2000年前后买的,当时,两个人工作没两年,月工资不足1000,又都是乡下进城的穷孩子,家里人也帮不上什么忙,但是老公坚持说有房子才算有家,硬是咬牙拿下了现在的房子。说是集资房,但一平米只比外面便宜两三百。

边上的楼盘挂着很大的条幅:开盘优惠,每平均价2000。当然现在看来,这个价格“只应天上有”了,但在当时月薪不足1000的我们眼里,也算得上天价了。好在七拼八凑,终于拿到了钥匙。装修就谈不上了,电是老公自己画了线路图,请懂行的朋友看过之后,我们自己接的线,水是自己买了长管子,借了切水管的工具,两个人合力把水管一段一段切下来,再根据需要接上去的(当年的“手艺”确实不错,住了十几年,还不见漏水呢)。

当时为了省钱,把一切活动都取消了,周末躲在省图看书或碟片,随便蹭空调,温饭问题到单位食堂解决,最惨的有一次,因为防“千年虫”,银行取不出钱了,两个人到食堂买了两个大馒头,就着榨菜啃了一餐……好在所有一切都过了。三年之后,我们还清了所有的欠款。几年下来,该考的职称考了,该升的职也升了,孩子也大了,貌似手头没那么紧了。身边的同学朋友纷纷换了大房子,不心动是不可能的,可是看看飞涨的房价,掂量掂量自己薄薄的钱袋,再想想当年“房奴时光”的千辛万苦,硬是把换房的火苗狠狠地掐灭在心底。

说来可笑,老公是搞工程的,盖了十几年的房子,却始终没有想着自己再买一套,价格贵是罪魁祸首。他老是嘀咕:怎么可能呢,那么点成本怎么可能卖得那么贵呢?肯定卖不出去吧……可是就在一次又一次的不可能中,房价一天天上涨了。好在我们是属于心态超好的人,知道当自己无力改变外界时,就改变自己看外界的看法。因此每次都自我安慰:挺好挺好,房子小卫生可以少做一点,而且住的地方交通便利,十几年邻居了,邻里关系不错,物业便宜……嗯,这一切听起来确实不错,但是,当孩子的书籍玩具无处可塞,当每个季节把衣物翻来倒去地压缩、整理,当老家来个人,家里就挤得找不到落脚点,尤其是当我这个伪文艺中青要看书、上网、写字,却又不得不挤在客厅时,买房的念头便如星星之火般燎原了起来。


直到有一天,我遇到了清江锦城。其实邂逅新天地纯属偶然。某天,与邻居闲聊时,她突然说到:“最近小区里不少邻居在清江锦城买房了,你有没兴趣去看一下?”我的第一反映是没兴趣。说到买房,那也是经历了从充满希望到有点失望最后到彻底绝望的过程。所以还是“没兴趣”比较好。但是她接下来的话却让我很感兴趣:“很便宜啊,单价才6000出头,环境也不错……”其他说什么都不重要了,光是6000的价格,就足以让我心潮澎湃了。随即回家上网搜索,嗯,不错不错,楼盘很大,规划中的配套似乎也挺全。当即打电话给老公,废话不说,直奔价格。嘿,果然便宜才是硬道理,他答应周末回家立即实地去看一看。
周六,一向晚睡晚起的我,起了个大早,但是老公又有些不想动了,他说路那么远,孩子要上学,买了也没法住。我的想法是,管它呢,去看看又不损失。在老家县城的房子,都不只这个价格了。被我这么一说,他同意出发。因为怕不识路,还拉了朋友同行。从省图出发,不到40分钟就到了售楼部。虽然在心里默默策划了很久要买房,但真正去看盘还是第一次,有点无所适从,于是直接找了邻居推荐的业务员带着我们到沙盘边看边介绍!

让我更诧异的是,一向标榜不当房奴不买房的老公,只看了沙盘几眼,便立即向业务员要户型图,一二三四对比之后,他直接指着沙盘上的某幢某单元问业务员单价。由于我们去的比较晚,大部分户型已经卖出去了,所以只剩下了有限的几套,老公还是掏出手机,对着户型图算了实用面积,不错不错,89户型的公摊不算太多,而且比较方正,浪费的空间少,嗯,就是这一套了……原以为要实地去查看一下再作决定,但是业务员说有可能转一圈回来,这户型就没有了,最好是先交定金。有这么抢手吗?我还在犹豫的时候,老公竟然已经跟着业务员去刷定金了。


未入住,先神往,身未动,心先远。虽然现在还没有入住,那些规划中的蓝图,也还没有一一实现。加入了业主QQ群),那些邻居们经常讨论着,配套能不能有,质量会不会有问题……听起来是有些让人担心,但是没关系的,记住大爱的,忽略小不爱的,青山在,熬江在,月亮湖在,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的呢,且让我憧憬一下吧,即使不可能天天入住,但结束五天的忙忙碌碌,一家人在此听风、赏月,泡温泉,静听风吹响一树叶子。虽不养鸟,每天早晨有鸟语盈耳。无需挂画,门外有幅巨画——名叫自然。行到水穷处,坐看云起时,即使全世界充满喧嚣,我还拥一个这个角落的宁静,还有什么比这更美妙的呢。



发表于2013-08-14

佳兆业的站长发来贺电!写得不错哦!

发表于2013-08-14
引用:锦上添话在2013-08-14 18:28:08写道:
1楼

70年代(中)出生的大部分人,是比较悲慛的,出生时,赶上计划生育,上大学,赶上并轨,学费贵且不说,还不包分配。好不容易自找单位吧,还赶上了取消福利分房。现在住的房子,是2000年前后买的,当时,两个人工作没两年,月工资不足1000,又都是乡下进城的穷孩子,家里人也帮不上什么忙,但是老公坚持说有房子才算有家,硬是咬牙拿下了现在的房子。说是集资房,但一平米只比外面两三百。  边上的楼盘挂着很大的....

喜欢跟年代久一点的人聊天

看他们的故事,想象那个我不曾经历的时代

突然想到一段话

【问奶奶,是什么让他们维护一份感情长达60年。 奶奶说那个年代什么东西坏了都会想要修,现在什么坏了都想着换。】

发表于2013-08-14

终于看完了,抢了沙发再看成了习惯!

可能接触太多的80后90后不着边际天马行空的文字风格,突然一下子看到这么文艺范的东西好怀念啊!有种念诗的感觉,尤其最后一段,好美,呵呵

发表于2013-08-14

写得很好啊

发表于2013-08-14
锦上添话,您好!您所发的帖子“我的购房故事:未入住,先神往”已被设置为精华帖,请再接再厉多发好帖。
发表于2013-08-15

好帖顶顶

发表于2013-08-15

 哇,  文采不错的同学.

发表于2013-08-15
引用:锦上添话在2013-08-14 18:28:08写道:
1楼

70年代(中)出生的大部分人,是比较悲慛的,出生时,赶上计划生育,上大学,赶上并轨,学费贵且不说,还不包分配。好不容易自找单位吧,还赶上了取消福利分房。现在住的房子,是2000年前后买的,当时,两个人工作没两年,月工资不足1000,又都是乡下进城的穷孩子,家里人也帮不上什么忙,但是老公坚持说有房子才算有家,硬是咬牙拿下了现在的房子。说是集资房,但一平米只比外面便宜两三百。  边上的楼盘挂着很大的....

看完了,还是很感动的

尤其最后一段

成熟就是这样体现出来的

发表于2013-08-15

啊,楼上的,你的头像,把我看饿了

上一页|1|2|上一页
/2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