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区位优势凸显 滨江规划破局 双核驱动之下 东解放大道崛起提速

发表于2015-12-05

在武汉讲“第一大道”,非解放大道莫属。它不仅是城市主干道,更是穿越百年历史的城市地标。

上世纪初,解放大道的雏形是一段泥土路;民国时期,汉口市工务局招标建成碎石路;1949年5月武汉解放,“解放大道”作为划时代的见证者,得以重新命名。在这里,武汉剧院、武汉展览馆、武汉饭店、中山公园等历史性建筑记录城市的过去,武商广场、新世界百货等众多大型商业体汇聚潮流的力量。如今,这条黄金大道正萌发着一股强劲的力量,城市扩容与更新的澎湃动力地推动着解放大道向东延伸。

解放大道东延,张公堤破,汉口沿江商务区建设提速,轨道交通完善……在多重利好的叠加作用下,一场城市的新变革拉开序幕,一个新的城市中心应运而生。下一个十年,东解放大道即堤角的崛起,将改写武汉人居历史。

 

看趋势:汉口向东已成必然

汉口,从古到今,堪称繁华的代名词。从古代的“楚中第一繁盛处”、“千樯万舶依市立,万家灯火彻夜明”,到“东方芝加哥”的美誉,再到“紧走慢走,一天走不出汉口”的民间老话,无一不是对汉口之大和商贾繁华的印证。

进入新的历史时期,汉口发展的步伐与城市崛起同步。从2011年年底开始,武汉提出一个全新的城市规划理念——“三镇三城”,这意味着武汉谋划通过精细发展,构建三座“城市”,实现抱团式发展的新格局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、博导叶青说,武昌、汉口、汉阳将在各自优势上“各具特色”,比如武昌的科教优势,汉口的商贸优势。

作为武汉中心城区最长的主干道,解放大道凝聚着汉口商贸的精华。这条路上最先出现的商圈——武广商圈,位于解放大道中段,是武汉人心目中的商业地标,聚集了汉口地区中高档写字楼和商业广场,新世界、世界贸易大厦、武汉广场等纷纷云集于此。

从解放大道中段往东延伸,近年又崛起了武汉天地商圈,囊括餐饮、国际影城、高档酒吧等多种业态,小资与文艺范儿十足,被誉为武汉时尚潮流地儿。

在汉口向西、向北无发展空间的大背景下,汉口的下一站在哪里?湖北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叶学平说,借助黄金动脉百年的积淀,加上滨江开发、轨道交通、产城结合等利好,东解放大道板块将成为汉口下一个焦点。

 

看规划:沿江商务区向堤角延伸

6月30日,武汉今年最受关注的两宗地块同时入市,四家房企“大鳄”同场激烈争夺。其中,二七沿江商务区首宗地块以楼面地价13388元/平米成为武汉新晋单价“地王”。它的出现,让汉口沿江商务区再次聚焦公众的目光。

从江汉关至谌家矶,江岸拥有16.2公里的长江岸线资源,拥有国内罕见规模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,拥有汉口最大规模的一线沿江待开发土地。汉口沿江商务区依江而建,南起江汉路,北至汉堤街,西至京汉大道及解放大道,东起沿江大道,规划总用地面积约8.01平方公里。根据江岸区政府规划,汉口沿江商务区要延续“汉口之心”的核心地位,打造汉口历史文化的展示舞台、城市经济发展的功能杠杆。

二七片区及其东进方向是汉口沿江商务区的核心区,根据政府规划,这里将建造成以发展企业总部、商务办公、高端商业服务、文化旅游及创意产业为主体,集中展现历史文化风貌、现代都市景观、生态宜居功能的企业总部型商务区。预计5年左右时间,沿江商务区二七片将建设完成。

在突出的商务功能之外,生态宜居也是沿江商务区二七片的重要课题。二七沿江商务区规划实施专班负责人介绍,区域内依托长江和江滩公园景观环境资源优势,大力发展滨江生态居住功能,形成长江二桥北片和二七长江大桥南片两个居住生活组团。

从商务及宜居,汉口沿江商务区二七片画出了美好的蓝图。而堤角与二七滨江一脉相承,也将借力其崛起的机遇,迎来全新蜕变的征程。

 

看区位:立体交通引导汉口东进

110年前的张公堤建堤后,汉口与东西湖分开,后湖等低洼地露出水面,可供居住和耕作。如今,后湖、百步亭持续发展为大型成熟居住社区,更是已几近饱和。

在近几年的城市发展中,极具潜力的堤角段,却因为张公堤而停滞下来。百年张公堤如同一道分水岭,被截断不仅是路,更是比地域概念更为深厚的一种心理概念。

然而,沉寂多年的堤角,在多重利好中开始苏醒。2007年,随着解放大道东段旧城改造等大规模市政建设的动工,武汉正式吹响了向解放大道东强力发展的号角。千亩汉口堤角新兴工业园拔地而起,50万新居住人口加入,旧城改造如火如荼……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,整体区域价值得以全面彰显。

立体交通的实现,助力堤角板块的腾飞。二七长江大桥通车,青山直达汉口东只需10分钟车程;轻轨一号线二期工程投入使用,15分钟即可快速到达武广、江汉路等大型商圈;途径堤角的轨道交通21号线已经动工,计划2018年底通车试运营。

作为汉口“主动脉”,解放大道也将向北延长升级。其延长线二期规划穿过张公堤和朱家河,与轻轨延长线互为交错。随着解放大道改造升级工程的推进,横贯南北的解放大道将结束“断头路”的局面,成为打通汉口中心城区连接汉口北商贸物流中心的骨干通道。

时隔110年,张公堤百年闸口正式破除。它打破了人们心中的屏障,推开了解放大道向东、堤角迈向城市中心的大门。如今的价格洼地,正在成为汉口新一轮发展的热土。

 

 

链接:解放大道的前世今生

一座城,总有一条路,与它的血脉相连,记录着它的荣辱与变迁,积淀下它的奋进与思考。在武汉,解放大道就是这样一条“明星”街道。

这条全长约25公里、武汉市区最长的主干道,纵贯硚口、江汉和江岸三区,西接汉宜公路,东到堤角工业区,不但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崛起与繁荣,而且与整座城市的发展休戚相关。它的故事成为这座城市的传奇,流传于市井的大街小巷,埋藏在老武汉人的岁月记忆里。

解放大道诞生于解放前,当时只有江航段,是一条由市内通往华商跑马场(今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)的土路,名叫西满路。1929年,此段路由汉口市工务局招标建成长1440米,宽10米,厚16厘米的碎石路,改名为中正路。1932年至1935年,中正路扩建,上延至航空路,加宽至18米,并留下了60米宽的路基地,路中加铺5米宽的沥青路面。1949年5月,武汉解放,中正路即改名为“解放大道”。

解放后,上世纪50年代,解放大道再次翻修,设计路宽达到60米,堪与当时的北京长安街媲美,就算时至今日也毫不过时。

随着50年代解放大道的重新整修,道路上陆续建造了一批代表建筑,武汉剧院、武汉展览馆、武汉饭店。后来,协和医院、同济医院、武汉体育馆等陆续耸立,逐渐形成如今繁华的解放大道。

现在,解放大道由西至东,连接着武汉最具代表性的几个商圈,是武汉当之无愧的黄金大道。其中,武广商圈、江汉路商圈、武汉天地最具代表,也最能说明近20年来,解放大道的发展方向。

不断东进,是解放大道下一步拓展的趋势。2012年,解放大道下延线改造工程在头道街举行了开工仪式,将建造双向6车道,过堤角工业区,至藤子中路,最后交于南湖村立交。这条解放大道延长线被武汉各大媒体冠以“上天入地”的头衔。毫无疑问,它将改变汉口东的城市面貌,加速堤角板块崛起的脚步。

发表于2015-12-05

远景很美好,我们需要的是耐心和等待!

发表于2015-12-07

看到这个感觉幸福湾以后必须啊

发表于2015-12-09
又被洗脑一次了,总是希望失望中交错
发表于2015-12-11
引用:newhouse11532857在2015-12-09 09:35:08写道:
4楼

又被洗脑一次了,总是希望失望中交错

主要是规划落实起来太缓慢了

发表于2015-12-14

希望堤角真的能慢慢发展起来

上一页|1|
/1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