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页|1|
/1页

主题:房价下跌了谁最着急?

发表于2016-10-15

经历国庆前的房价上涨,又经历国庆假期亲友间关于楼市投资心得的“口口相传”,估计更多的人不淡定了。

这么多年,房价为何跌不下来,原因众说纷纭。除了货币多发的宏观因素外,其根源是:卖地是地方政府的一门重要生意,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经济来源。同时,在相当长时间里,房地产经济又扮演着经济火车头的角色,与金融、建筑、钢铁、水泥、家电等一大批产业息息相关。可以说,房价不断上涨是各级政府希望的结果。

众所周知,房价的大头不是房子本身,而是地价,所以房产市场的核心是土地市场。你会发现,买卖土地是地方政府的独门生意,开发商其实不容易,老百姓更是弱势。一方面,在这门生意上,农民是不能把地直接卖给开发商的,地方政府完全垄断“货源”,从而实现经济学上说的“要素低价”。这相当于,很多茶农手里有茶叶,但收茶的茶商只有一个。要买茶和卖茶,只能找这个茶商。

另一方面,其实中国面积这么大,土地多的是。但是,为了尽量卖高地价,政府往往会不自觉地人为限制土地用途,制造稀缺和土地紧张,并挤牙膏一样,一点一点卖地。同时,还通过学区、交通等配套建设来增加卖点,进行包装,增加稀缺性。

这种人为制造稀缺模式在当前经济社会中是比较常见的,只是形式各异。比如,汽车多的是,但政府限定了出租车牌照数量,人为制造稀缺。如果没有专车,出租车和出租车牌照自然抢手。

由此分析,可以看到,基于土地市场的楼市其实是一个高度垄断的,伪市场化的市场。在这样的市场中,楼市泡沫不断放大,什么限购、提高首付等调控措施都是“纸老虎”,没有效用。一旦楼市降温,地方政府比谁都着急。

说到这里,很多人会问,难道房子就会这么一直涨下去?泡沫一直吹下去?当然不可能。

我们知道,相比西方国家,国内各级政府的权力往往很大,边界更模糊,有很大的配置和动员资源的能力,所以,其合力下的泡沫也自然会更持久。但是,任何泡沫始终要破裂的,只是时间问题。而且泡沫越大,后果越严重。

后来,指数一路涨到5000多点。尽管如此,如果现在回想起来,当时4300点离场,甚至4000点离场也是不错的选择。

这次以“去库存”和“稳增长”引发的楼市热潮,和去年的股市有点相似。笔者不知道现在的楼市相当于“去年股市”的4500点,还是4800点。或许,房价会继续涨,但会在大家对楼市一致看多和合理时,开始掉头向下。

至于具体的拐点,是不可能预测的,只能靠猜。所以,不管是什么投资品,希望卖在高处拐点的想法是幼稚的。在上涨的路上和泡沫吹大的过程中卖出,当时可能感觉卖亏了。但从大的周期来看,应该不会亏。


上一页|1|
/1页